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

职校生的成功不可标签化

[摘要]■刘景忠 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开展的“资助成才,励志成功”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某校“资助成才,励志筑梦”学生典型事迹评选,绝大部分典型事迹展示了职业院校学生自强不息、艰苦朴素、勤奋学习的品质与精神,展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

  ■刘景忠

  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开展的“资助成才,励志成功”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某校“资助成才,励志筑梦”学生典型事迹评选,绝大部分典型事迹展示了职业院校学生自强不息、艰苦朴素、勤奋学习的品质与精神,展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通过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后又热切回报社会的正能量。

  然而,笔者在评审典型事迹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性问题:对学生的成才事迹挖掘不深,提炼不够,简单地把技能大赛获奖或开办网店作为学生成功的标志。笔者以为,学生“资助成才,励志成功”典型事迹不能被标签化了。

  什么是成才?什么是励志?对这些问题看法的背后,实质上是反映了我们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笔者以为,在国家资助下,学生的生活态度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生命状态积极了,这才是最根本的励志和成功。然而,在一些事迹材料中,把这些都模式化了,即学生家庭困难,获得助学金、奖学金资助,参加了技能大赛获得奖牌,于是得出结论:学生成功了。笔者不否认,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奖以及开网店、办公司等是学生付出艰苦努力的结果,也是学生“励志成功”的标志之一。笔者所反对的是将学生的“励志成功”典型事迹简单化地处理。这种做法不仅在导向上存在令人质疑之处,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失公允的。换言之,学生是“被标签化”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成功路径也是多元化的。忽略、忽视学生的心理心智发展、思想品德发展、生命的个性化发展,反映出当下职业教育领域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教育拒绝标签化,用任何具体的标签来证明学生成功的做法都是反教育的。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学生成长为他自己。每个职校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他们都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那么我们收获的就将是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生命个体。

  “资助成才,励志成功”活动仍将继续开展,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和职业院校应更加注重学生从自卑到自信、从稚嫩到成熟、从懒散迷茫到勤奋进取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轨迹。毕竟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优秀、独立的个体才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其他的一切都是副产品。

  (作者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顾问)


《职校生的成功不可标签化》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news/33070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