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

女大学生“扶老被讹”事件 警方调查为何难服众

[摘要]真相仍在路上,吁求淮南警方公布更全面的调查。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节制愤怒,理性看待这个世界。 9月8日起,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一波三折。9月21日,淮南警方透露,经警方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袁某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

  真相仍在路上,吁求淮南警方公布更全面的调查。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节制愤怒,理性看待这个世界。

  9月8日起,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一波三折。9月21日,淮南警方透露,经警方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袁某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

  至此,“称被讹”事件仿佛已逼近真相,尽管警方调查结果并非一锤定音,但可确信在舆论紧盯之下,相关调查过程不会是轻率的,调查结果也不会是草率的。但是,面对警方公布的结果,不少网友仍认定袁某被讹了。为何如此?恐怕与警方通报语焉不详有关,寥寥几句话,既无细节支撑,更无详情披露,只是简单地给出结论,让人难以信服。

  更何况通报的表述过于模糊,比如,龙泉派出所究竟

  是怎么“进行了多方调查取证”的?老人和女学生究竟是怎样的“相互有接触”?接触不等于撞人,过于中立的表达,难以佐证袁某该承担主要责任。而此前,最关键的监控已缺失,核心环节更是不清不楚,凭什么让袁某承担主要责任?

  没有争鸣,就没有共鸣;没有了解,就难有和解。公众作为旁观者,他们需要靠证据说服,需要靠事实说服,也需要靠严丝合缝的逻辑说服。可惜,淮南警方无法满足公众最迫切的知情权,于是必然遭受如潮质疑。当然,淮南警方有苦难言,也许没有视频,便只能求助于旁证,通过所谓的“多方调查取证”来认定袁某负主要责任。基于公众的不信任,淮南警方更要如实阐述多方调查取证的具体过程。

  撇开这些质疑,我们还应该回到事件的原点,有几个问题同样值得讨论。

  其一,“称被讹”事件刚一出现时,为什么不少人本能地认定袁某冤屈,老太讹人?不得不说这是基于“经验”的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其实并不符合逻辑,甚至有些无理。一旦人云亦云,就可能伤害无辜。类似教训不胜枚举,我们理应节制冲动。

  其二,警方的调查结论到底可不可信?警方当然有可能造假,有可能偏袒某一方,问题是,淮南警方敢不敢冒着巨大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与正义为敌,与网友为敌,与事实为敌?淮南警方调查已有相当一段时间,在媒体聚焦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造假的勇气有多大?

  其三,的确有被扶老人讹人,那我们是不是就该永不扶人?这是报复谁呢?对淮南警方的调查,有网友说:不管是不是袁某的责任,以后老人跌倒了都不要扶,让他们自生自灭吧。如此情绪化,是跟谁赌气呢?谁能保证自己的父母不会跌倒,谁能保证自己年老了不会跌倒?

  真相仍在路上,吁求淮南警方公布更全面的调查。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节制愤怒,理性看待这个世界。“灯火趋暗,你在何处”,如果光抱怨老人有多坏,看不到老人有多好;如果光指责社会有多糟糕,而忽略了自己的责任,这个世界怎么可能会变好?

  相关报道见A16版

  □王石川


《女大学生“扶老被讹”事件 警方调查为何难服众》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news/24990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