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21 08:44 我要投稿
中国经济网上海8月20日讯(记者李治国)“我为什么活着”,这样一个看似深奥的生命话题,现在却作为小学生上课探讨的话题。针对或多或少的学生心理问题。“关爱生命”“活出更好生命”正在一些学校课堂教学的内容。
8月19日,上海书展开幕的第一天,由爱心树生命关爱中心的“爱心妈妈”们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命教育》(1-5册)首度公开亮相,“爱心妈妈”们还为孩子们现场演示了一堂关于如何看待输赢的生命教育公开课。
当经济日益发达,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物质文明和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之时,道德规范、社会秩序、家庭关系、个人生命品格的塑造也不容忽视。生命教育旨在引导人们认识生命的本质、意义及价值,帮助孩子们建立尊重、珍惜、关怀生命的理念,培养善良、坚韧、乐观、包容、谦让等道德品质,让人活出美好的生命。如此宏大而宽泛的话题,经过“爱心妈妈”和出版社编辑们的反复打磨,在《生命教育》(1-5册)中转化为了100堂非常具体的生命教育课,每一课都有独特的主题,比如,“独特的宝贝”“化装的苦难”“知足常乐”“我输得起”,等等。每一堂课,通过生动活泼的生命体验,真诚的心灵分享,互相激励的对话讨论、充满启迪的人生故事,以及课后生活中不断的操练,带领孩子们体会不同的生活经验,认识生命的珍贵与丰盛,探讨生命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而围绕《生命教育》教材的诞生和“爱心树生命关爱中心”公益组织的成长,还有一段动人的爱心接力的故事。
6年前,也就是2010年,有感于校园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李淳禛带着几位全职妈妈组成了一个生命教育志愿者团队,自告奋勇地走进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和进才实验小学,利用周五中午和拓展课时间上生命教育课。最初,“爱心妈妈”只教1个年级1个班级。精彩的课程内容和活泼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很多家长、老师的关注,一场凝聚爱心的公益接力由此发端。
2011年,生命教育的团队扩大到12位“爱心妈妈”,进才实验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给予了爱心妈妈们很多支持,孩子家长们的肯定,也让爱心妈妈们倍受鼓舞。开课班级逐步扩大到5个年级10个班。
2013年,生命教育的团队已经有了20位“爱心妈妈”,生命教育课经历了实践的考验,爱心妈妈们跟校方都希望将生命教育课程扩展到更多的班级和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更多的孩子懂得珍视生命、懂得仁爱互助,爱心妈妈们产生了把讲稿变成书籍的想法。
这时,李巍女士和“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李巍教育奖励基金”给予了她们大力的支持。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们也加入到这项公益行动中,接过了《生命教育》教材出版这一棒。
出版社也将这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由年轻编辑们组成了志愿者团队,为这套《生命教育》设计框架、体例,调整栏目,审读内容,绘制插图,经过近两年反复的磨稿、修改、试用、完善,针对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教材一至五册终于全部问世。“爱心妈妈”们终于可以拿着教材,去培训更多的生命教育志愿者,去向更多的孩子传播生命教育。
与此同时,社区与政府机构也对生命教育伸出了拥抱的双臂。2014年底,爱心妈妈团队在上海浦东新区洋泾社区公益坊落户,注册成立了民间非盈利组织——“爱心树生命关爱中心” 2015年,上海出版协会女编辑工作委员会的编辑们携手“爱心树生命关爱中心”,设计了“生命教育进社区”公益创意,参加了上海市妇联主办的“寻找2015公益创变客”创意大赛,并一路过关,成为创意大赛最终20强,又被上海市妇联社会发展中心列为16项落地实施项目之一,在全市范围选取条件合适的社区开展一系列生命教育示范课和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
2015年暑期,“生命教育进社区”项目的编辑们和“爱心树生命关爱中心”的爱心妈妈们一起,走进社区,为社区的孩子们带去了生命教育公益课。
生命教育公开课——“我输得起”
8月19日,在上海书展现场展示的这堂生命教育课是“我输得起”。
首先,陈老师带来这一课的生命格言:“比赛输赢不在意,自我成长最重要”,引导大家思考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输和赢。
怎么看待输赢
老师带着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分小组玩套圈游戏,让孩子和家长体验游戏输赢的感受。
讨论之后,大家达成了一致的认识:输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输赢,只要你参与了,有成长,就有收获。
生活中的输赢
游戏之后,陈老师引导大家思考如何看待学业和生活中的失败。请孩子和家长来演情境剧“为什么不是我?”让大家从这个生活事件中学习到:比赛中得第一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参与比赛可以看到自己需要进步的空间,有机会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这些都是很宝贵的成长。
接着,管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阅读了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鸭子和鹅的比赛引发了孩子和家长们的思考。一个孩子说:没有什么比命更重要。还有孩子说:虽然鸭子在木头人比赛里面输了,但是它赢得了鹅的友情。
输不起的原因何在
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两个孩子在进行最后的对决比赛,一个孩子第一局失误而败,当场失声大哭,令观众唏嘘不已。的确,如果太看重结果,就会太在乎一时的输赢,就会输不起。
输得起的人,能看到在整个过程中自己的收获和成长,而不是只看到比赛的结果。
输得起: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陈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场国际性长跑比赛,肯尼亚运动员穆太持续领先,接近终点,穆太却误把气球拱门当作终点,跑过拱门后放慢脚步。班牙运动员安纳亚赶上穆太后,并没有自顾自地直冲到终点,而是提醒穆太还没到终点,最终由穆太取得了冠军。安纳亚输掉了冠军,却赢得了世界的掌声。
最后,陈师布置了课后回应,鼓励孩子们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学习做一个“品格第一”的真正的冠军!
《上海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 教会孩子如何看待输赢》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news/22891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