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03 10:30 我要投稿
原标题:教育观点·陆士桢:志愿服务已是青年共识
“青年志愿者占全市志愿者人数的一半还多,反映了青年在引领社会风气之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会长陆士桢在看到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青年志愿者群体)课题报告后,几组数据让她很欣喜。
占北京青年志愿者群体34.1%的非京籍青年首先引起了陆士桢的关注。在她看来,非京籍青年的融入问题是大问题,但志愿服务恰好提供了融入的方式和途径。
陆士桢认为,从人对一座城市的情感上讲,第一是归属感,即我是这个城市里的一员。第二是荣誉感,指的是这座城市的兴衰“与我有关”。第三是责任感,表现为城市的发展我负有责任。而参与志愿服务正是对待一座城市负有责任的体现。
“占有相当比例的非京籍青年反映了外来青年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积极融入。我对这个城市负有责任,我要为这个城市贡献力量,这种积极融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还有一组让陆士桢感兴趣的数据是北京青年志愿者的收入调查,在北京市职工月均工资为5793元的情况下(2013年数据),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青年志愿者仅占18.1%。陆士桢说,志愿服务行为并不是一个跟收入挂钩、有必然联系的行为。“过去大家总是觉得,志愿服务包括慈善,肯定是有余资、有余力才会参与其中。但这个数据证明,绝大部分参与志愿服务的年轻人都是普通青年,也进一步说明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现代青年的共识”。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志愿者的队伍,说明他们能够感觉到物质的追求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而志愿服务带来的满足,是精神层面的。”陆士桢分析,收入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的青年志愿者占36.8%,表明那些月收入处在中等偏下的青年人通过志愿服务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跟青年人的交往中陆士桢观察到,很多因为收入低、没有社会地位而自卑的青年人,因为志愿服务行为受到大家点赞,体会到了在“挣钱中”得不到的快乐和肯定,收获了内心的满足,这是志愿服务给予个体价值的认可。
在陆士桢看来,志愿服务是青年群体参与社会建设的方式,通过社会服务发出青年声音,对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志愿服务的普及率和参与度是可喜的。同时,志愿服务的组织化特征明显、社会化程度偏低也需要注意。”陆士桢发现,报告中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形式方面,47.5%的人参加的志愿服务是由供职单位或学校组织的。选择由政府系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系统的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占38.6%。说明相较于依托组织体系开展的志愿服务而言,社会化、民间性的志愿服务还比较薄弱。
陆士桢举了个例子:一位希望去幼儿园为孩子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很难找到进入幼儿园的途径;一位中学历史教师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去博物馆做讲解员,渠道也并不顺畅。在她看来,社会化动员参与志愿服务,刚需是提供一个完善的提供供需关系的平台,保证资源和需求之间畅通无阻的匹配。这其中包括受助者和施助者权益的保护,也包括审查、监督、评估机制的完善。
》》
》》你是星光,为我引航——"五四"青年节前访支教志愿者
》》服务春运,他们也是"蛮拼的"——走近南宁铁路春运大学生志愿者
《教育观点·陆士桢:志愿服务已是青年共识 》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news/19852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