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
教育秩序,保障学生权益,大象融媒东方今报责无旁贷。“
河南省教育机构诚信联盟”主题月风采展活动3月1日火热开启后,很多读者通过今报教育QQ群、教育维权热线等多条渠道,向我们反映教育维权问题及推荐诚信服务单位。为此,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采访。(东方今报记者 邢静媛)
从“退费难”看省会教育培训市场乱象
近日,
郑州的李先生打来热线电话,称去年他报读某教育培训机构,大概是在8月25日交费1200元,后因公司紧急通知工作调动,不方便去上课,后致电该教育机构请求退费,“交费后与请求退费相隔三四天,在此期间我没有上过课,”据李先生描述,该教育机构以非培训方原因,不给予退还费用,且给李先生两个方案:一个是让李先生每周末去一天,或者等待有其他人报读他所报读课程的时候转移学费。“交费的时候也没有签订合同,只给我开了张收据,钱到现在都没有要过来。”
李先生的退费难并非个案,近日我们接到的很多读者的热线电话中,“教育机构退费难”的问题表现得比较集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郑州教育培训市场的乱象。
乱象一:没发票、没合同
合同应当是保护学员自身利益最有力的武器,但记者在近日暗访部分考研培训机构、英语培训机构时发现,培训机构主动与学员签合同的并不多,学员自身对这一块的意识也很淡薄。目前各类培训机构还存在着一些擅自拖延开课时间、变更上课地点、减少课时或缩短上课时间、开课后额外收取费用等情况。由于未签订书面合同,
消费者往往投诉无果。
乱象二:合同条款含糊不清
记者在近日的采访调查中还发现,一家高端英语培训机构的合同耐人寻味,条款中规定:“退款”是指学员如果想终止学习,不论是何种原因,机构均承诺无条件退款,但仅限标准班和俱乐部学习,如参加自由人的学习方式,则在学习两次课之内全额退款,超过两次课并在一个月之内则退还学费的50%,超过一个月则不予退费,合同中的一些“隐含条款”让学生在签订合同时很难鉴别。
乱象三:收费优惠大,风险也大
记者在两家英语培训机构采访时了解到,这两家机构的课程顾问在招生过程中表现得急功近利,极力劝说记者当日先交三个月的学费,称可以优惠4000元,错过当日交费,就不再优惠。记者提出是否可以看看合同条款,这名顾问则表示,需要先交680元的定金,确定要报名,才会同意看条款。
乱象四:退费附加条款多
正在招生的一家英语培训班负责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交费以后一般不退费,开课前有特殊情况如需退费,则扣除5%的管理费,而开课后则不可退费。我们推出的小班授课精品班名额有限,一旦占用名额不予退款;如需退费则只能选择延期或其他方式继续培训。”
另一家英语培训学校分校的前台工作人员表示:“试听课内可办理退费手续,但需扣除试听课费用;也可选择转班型或冻结剩余款项,但必须在一年内消费,否则将视为作废。”
乱花渐欲迷人眼
保护权益需从自身做起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业内人士特别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和交费前,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选择有一定办学历史、知名的机构。专家指出:“对培训机构的选择,我们特别要提醒消费者,机构的信誉度非常重要,还包括其办学的历史等都要考察。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做保障,一些不知名的机构就有可能发生退费难,携款而逃这样的事情。”
第二,防范跨年、跨学期收费。教育专家特别提醒,如果参加培训需要交费的时候,建议消费者按阶段交,不要一次性交纳过长期限的费用。目前很多高端课程价位都非常高,如果按阶段交费,价格就很贵,所以很多机构都会推出这种一次性交纳长时间课程的优惠套餐。但这个时候消费者应该警惕,这个协议是不是合法合规。
第三,保留票据和宣传手册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出了问题,牵涉退费问题,票据和校方的宣传材料都将成为重要证据。”教育专家表示,“除了合同和收据外,招生广告、简章相关证据都要保存好,这些在将来出现纠纷时,都是拿得出手的。”
第四,谨慎考察学校是否经过审批等问题。专家提示:“一定要看机构或学校的办学许可证,警惕非法办学的机构。而且,对于教委审批过的学校,消费者最好还要看一下办学地点和教委审批的是否一致,是租赁的还是自己购买的等。”
《“培训班退费难”最让家长烦心 怎么维权呢?》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news/140390.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