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出国留学 >

【新书连载】《我是英国文化的“斯诺登”》(18)

[摘要]在英国, 100 个中国留学生中能找到工作的不超过 5 个 在招聘面试中,我们必须表现出比东欧人或英国本地人更强的竞争力。“更强”意味着比别人高出一个或几个档次,而且这个工作非中国人莫属,否则,同等条件下,咱们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情景回放: 对咱们中...

在英国,100个中国留学生中能找到工作的不超过5

  在招聘面试中,我们必须表现出比东欧人或英国本地人更强的竞争力。“更强”意味着比别人高出一个或几个档次,而且这个工作非中国人莫属,否则,同等条件下,咱们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情景回放:

  对咱们中国留学生来说,在英国找工作确实需要一些耐心和勇气,毕竟要经历真正的国际竞争。一位叫L的朋友讲了她的求职经历:

  L是爱丁堡大学的金融硕士,没有全职工作经验,只做过假期实习。她那时听到的都是工作如何难找的悲观论调,尤其对没有工作经验又只在英国读一年硕士课程的外国人(可能在英国读三年或四年本科的中国人会好一些)尤为不利。

  从她递交第一份申请起就不断地被受挫:

  Cambridge Associates:3轮,最后一轮被拒;

  AEGON Asset Management:1轮被拒;

  Abbey:1轮被拒(因为没有work permit);

  SMT Consulting:1轮(电话面试)被拒;

  Chiene & Tait:2轮(final)被拒;

  WADE:1轮(special interview)被拒。

  形式上大部分是多对一的面试,一个或两个面试官提问,这种面试比较常规,也比较好准备。还有两次是电话面试,对中国人来说比较难,因为不能从对方的表情和语气获取更多的信息,完全靠听。

  WADE的面试很特别,是在咖啡馆聊天,历时一个多小时,海阔天空,什么都聊,大到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小到如何在苏格兰庆祝春节。整个过程既要保持朋友间的聊天气氛,又要时刻记住是在面试,简直是“打入敌人内部”的“潜伏”。

  最恐怖的一次面试是Cambridge Associates的最后一轮,历时三个半小时,包括案例分析和分组讨论,搞得云山雾罩,后来才发现,这些都是与雇主的业务相关的。其中有一位公司的高管,名片上还有女王封的爵位,举止优雅,和蔼可亲。他拿了一本年度报告做了一番讲解,最后简单提了两个问题,L还以为有戏了,因为往往这种表态是给offer(聘用通知)的信号了。结果还有一个环节是,让她根据刚才年报的格式,总结新提供的信息,写一份简明的年报小结。L当即崩溃了,写得乱七八糟,被拒。在雇主给出的评语中还提到英文口语不够好等缺点,让她很郁闷。

  L整整煎熬了半年,在她最郁闷、想放弃的时候,好友安慰她“在黑暗中也没什么可怕,再坚持一下或许天就亮了”。而此后她的天真的亮了——她经过两轮面试,终于拿到JP Morgan的offer。

  关键词解读:

  国际竞争

  实际上,在英国找工作,咱们中国留学生的真正对手不是咱们自己的同胞,而是东欧人。

  2003年以后,欧盟“东扩”的步伐加大,东欧人——捷克人、匈牙利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等——不断进入英国,享受当地人的待遇,就业也被优先考虑,这种情况到了2012年已是愈演愈烈,直接导致Fresh Talent签证(允许在苏格兰的大学国际毕业生停留两年)关闭。

  在招聘面试中,我们必须表现出比东欧人或英国本地人更强的竞争力。“更强”意味着比别人高出一个或几个档次,而且这个工作非中国人莫属,否则,同等条件下,咱们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据不完全统计,在英国,100个中国留学生中能找到工作的不超过5个,有时甚至只有1%或2%的可能性。

  这就是活生生的国际竞争。

  事后诸葛亮:

  有时候经常听到英国大学在国内推广时说,他们的毕业生离校6个月内的就业率在90%以上之类的统计数字。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就业率与咱们中国留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由于中国留学生毕业后一般会在6个月内返回国内,无法统计相应的就业情况。

  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理工、医药、艺术设计、教育等专业,中国学生留在英国的可能性较高,而商科最惨,基本上属于全球严重过剩的人群。

  当然,如果希望留在英国工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我建议早动手,特别是当前的签证形势下,毕业后学生签证最多延长三至六个月,而如果毕业前后才开始找工作,肯定是来不及的。

  所以,从第二学期开始,也就是圣诞节后,应该着手计划未来的走向,“何去何从”变得很重要。

  英国的硕士学习阶段,可能是碍于学时的限制,实习并不是重点。不过系里也隔三差五地会发些招聘启事,应聘者都要经过面试流程,不像在国内由学校安排。为了寻找实习和就业方面的咨询,需要经常去学校的就业服务中心(Career Service)和当地的就业中心(Job Centre)。

  对咱们中国学生而言,准备面试比准备简历更有现实意义。这方面会有专门的老师帮忙,做模拟面试,而且雇主能提的问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把一些问题烂熟于心。

  而且从业务角度说,咱们中国人的价值还是在于对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英国的大学是很好的雇主,工作相对未定,我进入这个圈子也得益于此,从身边的机会开始。


《【新书连载】《我是英国文化的“斯诺登”》(18)》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liuxue/45008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情调之旅】戛纳,蓝色海岸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