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0 08:4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又是一年高考时,全国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即将踏上高考这座独木桥,回想当年的这个时候,我也曾走过那段峥嵘岁月,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时光真的可以倒流,你是否还愿意回到高考之前的那段日子?
每一天都有做不完的卷子和变着花样的考试,有爱讲冷笑话爆脾气的老师,有可爱的同桌会邀请你上课和他一起偷吃零食,有小情侣在教室后的小林子里偷偷kiss……
日子哗啦哗啦的流,我们哗啦哗啦的走,而哗啦哗啦的后浪正在上战场。
▌看看国际友人是怎么评价“中国式高考”的
▌中国高考的奇葩事
中国高考不只只有试卷,当年那临近高考做的奇葩事儿,你还有印象吗?看看下面这些,你中枪了么?
高考奇葩事一——撕书大战,爽!
当可绕地球三圈的卷子被撕成纸片,洋洋洒洒到上空,看着飘落的卷子从此离我而去的那一刻,心里那是一个爽!不过随后就只剩了跑,因为保洁阿姨肯定正挥舞着上古神器“扫帚疙瘩”追着满操场跑!
高考奇葩事二——烧香拜佛求中举
高考前几天,中国的文曲星,大佛真是忙的不可开交。
家长们虔诚的烧香拜佛
在祈祷树上留下自己孩子金榜题名的心愿
高考奇葩事三——为了高考吃避孕药
大姨妈翻来覆去的折磨,让我唯恐不及,可偏偏赶上高考那几天,以防我晕倒在独木桥上。思来想去,选择了吃紧急避孕药,而且还吃了两片!高考时大姨妈倒是没来,可月经却越来越不准了!
高考遭遇大姨妈,苦不堪言难自拔,为了能出好成绩,避孕药把作用发。
高考奇葩事五——邻居不许我冲马桶
摊上个家有考生的邻居,我也是无语凝噎呀。邻居家宝贝高考,家长居然害怕影响孩子休息睡觉,要求楼上楼下邻居不准许冲马桶!这孩子是有多害怕声音啊,你家是没声了,我家臭啊!
高考奇葩事六——高考,血染的风采
家里有个好妈妈,对于那年高考的我来说是相当的幸运,大鱼、大肉、海参、鸡蛋、牛奶……高考前夕,每天的菜谱都相当丰盛,一顿大补特补,说是能促进大脑神经元!高考那天,却因为吃的太多,内火大,鼻子哗哗流血不止,高考变成了血染的试卷……
除了高考,越来越多的学子有了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留学。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近期曾这样报道过一个中国学生:范悦(音)曾经展望未来,但并不感到鼓舞。她曾是一名高中生,生活在扬州这个有着460万人口的华东城市。她梦想上大学读教育专业。但她说,多数中国大学都没什么意思。她听说,大学里有很多人逃课,考试作弊也很普遍。
大量中国学生对高考失望 选择出国留学
报道称,想上大学得花数年时间准备高考,这个考试就像加强版的美国SAT。学生必须熟记早至7世纪的诗歌。在无数考生当中,能考上顶尖大学的少之又少。在范悦的家乡江苏,竞争尤其激烈。
范悦说,经历这样一个“我什么也学不到的”过程让人很崩溃。
还有另一种选择:美国。她曾听说美国很危险,不知道是否需要随身带一把刀。她的父母当时也反对她去美国。
但是,短期赴美之后,她被美国绿树成荫的校园和学术自由的氛围感染。她申请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并被录取。
报道称,很多人认为,在美国大学就读的外国学生都是家境富裕、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去那里只是为了享受,然后回国继续优越的生活。有时候的确如此。
但是,随着美国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急剧增多——去年有近100万人,比五年前增加40%以上——像范悦这样来自中产家庭的留学生越来越多。
他们渴望逃离国内存在缺陷的教育体制。在国内,低劣的标准导致很多学生缺乏相应的素质应对全球经济。
中国尤其如此。在美国,中国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很多中国学生把国内大学视为文凭工厂,每年生产出大批赚钱潜力往往不佳的毕业生。统计数据显示,2014届中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3487元人民币,比有些行业农民工的平均收入还低一点。
报道称,一些中国家庭开始质疑国内的体制,并到国外寻找选择。
赴美留学人数增加两倍以上
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向高等教育注入大量资金,试图使国内的体制具备全球竞争力。政府还对一些帮助学生准备留学的国际项目加强了管控。
在中国,高等教育机构自2000年以来迅猛增长,到2014年底达到2529所,这是政府为培养高技能劳动大军采取的部分行动。去年夏天约有750万大学毕业生,几乎是2000年的8倍。
报道称,中国成功创建了不少在全球数得上的大学,但政府开支向优秀学校严重倾斜,导致其他学校经费不足。
西南一所大学最近成为新闻热点。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说,该大学63年来累计从中央财政得到的钱还抵不过浙江大学3个月得到的。
北大教授陈平原说:“这就像中国和奥运会。金牌数上升了,但是国民的身体素质并没有跟着提升。体育的目标不是奖牌,而是提高整体的国民健康水平。教育也应该如此。”
报道称,学生们尤其对高考感到失望。与考量学生阅读、数学和写作能力的SAT不同,高考更依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事实的记忆。
尽管高考存在诸多问题,但很多中国人认为,面对这么多考生,这是唯一公平的方式。从理论上讲,高考消除了招生官员的主观判断,他们的判断可能会受到金钱和关系的影响。
但批评者说,地区间的不公平压过了这些好处: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考生在高考中享有优势。这些城市有最好的学校,而且给本地考生的录取名额更多。
报道称,中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多地选择送孩子出国。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在2008年达到顶峰,为1050万。去年,这个数字为940万。
同一时期,留美的中国学生人数增加了两倍以上,在2014至2015学年达到30万人。
留学or高考?何去何从?
早去早受益?
让孩子在高中阶段就申请出国的家长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高考前就申请,做高考和留学两手准备;一类是在高考后才开始申请,一般是由于孩子高考发挥不理想,不能就读理想的国内院校。
家长对出国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家长认为:“更早地接受国外教育,会更早受益。比如在人格塑造方面,可能更为有利。”抱有此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也有家长不希望我通过花钱的方式去接受教育,认为应该凭自己的实力去申请。
而学生对此的态度是:因为我的目标是去国外读书,所以晚去不如早去。两年的美国高中教育,对继续读大学有帮助。美国大学之前的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找到兴趣所在。
也有的同学参加高考纯粹是为了体验一把。大多数同学认为,出国留学不是为了逃避高考,而是为了体验不同的生活和经历。
出国留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是否出国留学,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讲究的是学生的适合度。独自奔赴海外求学,需要具备独立面对困难的心理素质。如果孩子尚不具备这种素质,则需要家长有意识地提早引导和培养。
此外,海外学校比较认可对某一领域有独特兴趣、并能专注于该领域学习的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只会考试得高分的学生并非外国大学眼中的好学生。所以,若准备出国留学,就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所长所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面综合发展。
作者简介:Pein,一个从事新媒体运营的95后创业者,有一家不大不小的HR初创企业,坐标洛杉矶。
投稿合作联系请私信微博@Pein融
《深度 | 留学or高考,学子到底何去何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liuxue/43473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