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6 11:4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又是一年考研季,相信很多同学们都在为备战雅思、挑选专业忙的焦头烂额了吧~
BUT在你奋战的同时,有想过对未来的研究生导师真的足够了解吗?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今天留学君就来跟你聊聊这个神奇的物种,先收藏起来再对症下药,相信总有一天会用到的撒!
或许,你理想中的导师是这样子滴
然并卵,现实确是残酷的。
1、功成名就放羊型导师
一般多出现于导师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牛,其自身已经淡出或者正在淡出一线科研。一对一会谈时间至少要两周以上才有一次。甚至大部分以全组组会每个人报告后导师点评几分钟的形式。
这种情况下,除了自己努力外,有问题要拉住实验室的前辈以及博士后问。
另外, 功成名就的导师的人脉是大宝藏!如果毕业后想留学术圈,一定要好好利用。
2、享受生活型导师
和第一种有很大交集。以欧洲导师居多,以已经拿到 Professor 身份的导师居多。
遇见这种导师,就……跟着他一起享受生活吧!
这样的导师不会给你太大压力, 但也要小心别纯享受生活忘记 Research 了。
比如说,老板跟每个学生都经常问:“你开心么?不开心就告诉我。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之前朋友在美国的导师醉心于打理自家菜地,经常跟他说我给你带了捆菠菜/小白菜/韭菜 放后备箱了你去拿了回家吃吧。
3、苦逼型导师
导师一般还处于科研第一线。
每周至少一次 1v1 meeting,时刻关注你的进展。多以鼓励为主。
meeting前夜一般是学生工作效率最高的一夜。
严师出高徒。
4、苦逼中的战斗苦逼导师
经常拍桌子训人。
每天平均至少 3 封邮件, 哪怕导师在国外。综上所述一年1000多封邮件。
导师一周至少有3天跟你说,明天早晨8点之前我要看到数据。所以就通宵干活吧。
导师口头说不在乎工作时间长短,只在乎出活儿多少。心里确实也不在乎。但同组学生和导师都每天至少12小时工作制,一周至少六天。
这种导师,如果导师自身水平很棒的话,他的学生一定发很多NB论文,毕业时甩不少 PhD 几条街。
5、奇葩导师
我听说的:有个学生告诉老师自己的妻子怀孕了,他老师当即冲到办公室里指着其他人说你们都给我注意了毕业之前不要考虑生小孩,不要分心。 而后又指着办公室里的女孩又说了一遍。
英国法定假日叫做 Bank Holiday. 有个博士后跟同组的另一个教授安排讨论日期,说周一是Bank Holiday啊。那教授一瞪眼:quot;Are you working in a bank? quot; 于是安排讨论在周一……
磨练自己对奇葩的忍耐力 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6、寻秘书导师
你需要帮导师订机票,修电脑。导师生病了送他去医院,给导师孩子当家教/甚至免费家教。
不仅仅是中国老板会这样哦~ 只是欧洲老板一般不会请人给孩子当免费家教。
7、挂名导师
如果学生够牛,学生完全可以不需要导师的指导,自己做自己的research。
有个同学的小组之前有个 NB 的法国人,自己发了若干篇论文,都跟导师没关系。
对这样的学生来说,导师也就是挂个名儿,各种手续材料表格上帮你签个字。
留学君说说
都读到研究生了,就别希望有老师来手把手教了。有问题第一反应应该是自己解决,而不是问老师。导师一般都是指点下大方向。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选导师的时候最好和该实验室的在读学生先聊聊天。有些项目是导师为了拿资金而做的,并不一定真正是导师的interests,导师花的精力也就少。 有些项目是导师自己的interests,他会很乐意奋斗在 research 第一线。
《知己知彼 | 留学生眼中的英国研究生导师》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liuxue/35503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